时间:2025-07-08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第二批11只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创新浮动费率基金产品7月4日上报。与5月的首批产品相比,第二批产品不仅有新的基金管理人加入申报,还纳入了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主题产品。
此前,中国证监会印发了《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标志着公募基金行业迎来系统性改革。作为本轮改革的重要探索,首批26只创新浮动管理费率基金产品已经于5月27日起陆续启动募集,截至6月末,总募集规模超226亿元,募集情况显着优于同期主动权益基金。业内人士表示,创新浮动管理费率产品充分体现了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有助于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变,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浮动费率产品推出。
7月4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易方达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国泰基金、汇添富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南方基金、东方红资产管理、中欧基金、平安基金、建信基金、中银基金11家机构递交了第二批11只新模式浮动费率产品注册申请。在此次上报浮动费率产品的基金管理人中,华泰柏瑞基金、国泰基金、中银基金、建信基金均为首度参与,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汇添富基金、景顺长城基金、中欧基金、平安基金、东方红资产管理则是第二次参与。
从产品来看,第二批11只产品中,景顺长城基金、建信基金等2家机构旗下的产品为股票型基金,国泰基金、华泰柏瑞基金、东方红资产管理等9家机构旗下的产品为偏股混合型基金。同时,与首批产品一致,各家管理人均设置了1.2%(基准档)、1.5%(升档)、0.6%(降档)的三档费率水平。当投资者持有一年以后赎回产品时,基本符合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基准档费率;年化收益水平明显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低档费率;取得正收益且年化收益显着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升档管理费率。此外,投资者若在一年以内赎回产品,则不适用分档安排,一律按基准档费率收取管理费。
在差异方面,不同于首批产品均为全市场选股基金,第二批浮动费率基金中有4只为聚焦行业或者主题的产品,如华泰柏瑞制造业主题混合、景顺长城高端装备股票、东方红医疗创新混合等,覆盖高端装备、医药、制造业等行业主题。浮动费率新基金从全市场选股策略向更细分的主题型策略拓展,意味着浮动费率新基金相应的业绩比较基准体系更加完善,为后续的常态化发行打开了空间。此外,个别产品还采取了发起式安排,进一步强化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
有基金管理人表示,公司看好新模式浮动费率产品发展前景,推出更多浮动费率产品契合行业高质量发展趋势和公司战略规划,所以也积极跟进。
国泰基金表示,与此前浮动费率产品相比,本次收费模式更加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锚定作用”,将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深度绑定。对于基金公司而言,浮动管理费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收费定式,要求基金公司将投研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通过创造更优异的业绩来获取更高回报。对于投资者来说,浮动管理费模式引导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理念,不再单纯追求短期收益,而是更加关注基金的长期业绩稳定性与投资策略的可持续性。
5月7日,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对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浮动管理费率”,5月16日,首批26只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上报,并在5月23日获批注册,5月27日陆续启动募集。
整体来看,目前首批产品募集情况良好。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已有24只产品完成募集并成立,合计募资226.8亿元;华商基金、信达澳亚基金旗下2只产品因为渠道档期安排原因,还在募集中。
具体来看,首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单只产品平均募集规模9.45亿元,其中,东方红核心价值、易方达成长进取、交银瑞安3只产品募集规模超15亿元,4只产品的募集规模在10亿元至15亿元之间,14只产品的募集规模在5亿元至10亿元之间,显着优于同期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平均募集规模4.4亿元的水平。同时,从认购天数来看,首批产品平均认购天数为22天,而去年主动权益基金平均认购天数为31天。
值得一提的是,在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的发行过程中,公募基金曾一度掀起一波自购潮。多家基金公司“线日以来,有东方红资管、交银施罗德基金、博时基金、中欧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宏利基金、天弘基金、大成基金等基金管理人先后宣布自购旗下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彰显了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担当。
与传统的浮动费率基金和基金规模、持有时长或基金业绩的简单挂钩不同,新型浮动费率基金首次将费率细化至“单客户、单份额”维度,即按照每个投资者、每笔基金份额的持有时间、持有期间的年化收益率分档收取,真正实现了“千人千面”的差异化收费。
多家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认为,产品设计充分体现了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有助于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变,也将引导投资者长期投资,为投资者获取较好的中长期投资回报。
“这种创新的收费模式,实现了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深度绑定,激励管理人提升投资能力,追求业绩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华夏基金表示。
嘉实基金也认为,通过费率机制创新将产品管理费率与投资者实际回报水平深度挂钩,将进一步强化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的“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同时引导投资者长期投资形成良性循环。
中国证监会表示,将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在未来一年内,引导管理规模居前的行业头部机构发行此类基金数量不低于其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试行一年后,及时开展评估,并予以优化完善,逐步全面推开。可以预见的是,在发行市场的良好表现以及基金公司的积极响应下,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创新浮动费率产品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