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伊谢尔伦要塞:《黑神话·悟空》最终没披上那件“袈裟”遗憾的是谁?

时间:2024-12-1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2月12日,在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的2024年TGA游戏大奖中,《黑神话:悟空》荣获最佳动作游戏和玩家之声奖,而最重要的TGA年度游戏大奖则花落《宇宙机器人》。

  特别是回首从游戏发售前后到今天的种种风波,尤其是TGA为代表的西方媒体在《黑神话》与自己金主流量之间的较量,就像那导致观音禅院付之一炬的袈裟一样,成为了独属于这个游戏的又一桩谈资。

  首先介绍一下游戏奖(The Game Awards)。其创始人杰夫·吉斯利是一位电子游戏新闻工作和电视节目主持人,通过自身影响力于2014年开始创办一年一度的全球游戏评奖活动。在索尼、微软、任天堂、Valve等诸多厂商媒体的支持下,通过奥斯卡一样相对正规的评奖表演模式,TGA的颁奖晚会已经逐渐成为每年游戏界最知名和重要的宣传活动之一。

  TGA评奖采取“玩家提名和少比例投票,媒体高比例投票的,指导顾问委员会最终决断”的规则。其潜在含义就是根据赞助和媒体评分,参考玩家的口碑,通过各种协调,对每年较成功的游戏产品进行一次流量和利益的分配。

  所以说到底,TGA晚会就是一场包装很好的大型广告活动。在这个“分大饼”活动中,TGA获得了赞助与热度,厂商获得了销量提升,而媒体则巩固了自己的公信力和流量,当然玩家也会把获奖名单拿来采购一番,以备圣诞节假日。

  今年《最终幻想7重生》的制作人滨口直树四处领奖的目的,也是尽量提高产品销量,以保证三部曲的最终一舞能顺利完成

  各位肯定会怀疑,这评奖不就是一场纯暗箱操作吗?这里就不得不佩服以杰夫为代表的西方新闻媒体人,对于公众观点的精妙把握了。

  纵观十年来的TGA评选,总体来说是符合“促进游戏产业未来发展”这个至少看起来很光鲜靓丽的标准。从2017年开始的各种奖项尤其是年度大奖,在达到基本高质量的前提下,观众们甚至已经总结出其所遵循的原则了:

  “优先授予在技术上对游戏产业有突破、有话题性、推动游戏市场扩展的作品”(2022年艾尔登法环)

  这些“潜规则”让评奖方有了一定的调整空间,以便控制争议维持口碑。虽然不是没有争议(例如2020年最后生还者2在剧情上引发的玩家争议与反感),但总体来说,这个规则得到了大部分游戏玩家的认可。

  如果参考前文,各位会发现《黑神话》几乎完美契合了所有评奖的标准:制作组是名不见经传第一次制作单机商业大作;第一个完善展现虚幻5引擎成就的大作;从2020年第一个PV公布后一直极大并在发售时完全破圈;三天1000万,三个月3000万的销量如同《战狼2》一样展示了国内市场的潜力,甚至在跨平台和第三人称视角动作游戏方面都符合TGA年度大奖惯例。

  但从一开始,大部分了解TGA的玩家和媒体,都对《黑神话》获奖甚至是提名并没有抱什么希望,以至于“我们不需要这件袈裟”已经成了制作人冯骥领奖时都在使用的梗了。

  毕竟这样一款包括背景文化故事在内都是完全国产的作品,尤其在还没对西方媒体圈恭敬“拜码头”之前,想在被垄断了30年的市场获得一席之地,难度可想而知。

  游戏尤其是商业大作,背景和剧情一直是其最重要的质量标志之一。不夸张地说,为了体验游戏,不少认真的中国玩家已经精通了各国神话历史和风土人情。

  《黑神话》作为中国单机的开拓者,自然优先关注国内市场,其许多内容欣赏门槛直接建立在玩家最少要看过86版电视剧的基础上,这对中国玩家自然不成问题,但是对于国外玩家和充斥着文化傲慢的国外游戏媒体来说,这种文化隔阂自然会带来挫败和排斥。

  猪八戒在水帘洞大圣宝座前,通过模仿黄袍怪之难求救时孙悟空的动作和台词来怀念他的大师兄,堪称《黑神话》中最感人的剧情之一,但如果没有看过原着或86电视剧则完全云里雾里

  果不其然,从媒体评分公布的那一刻起,《黑神话》在媒体报道中就充斥着各种喧嚣和争议。总结各路媒体评分的MC,在几乎所有中国媒体打满分的前提下,在各色西方游戏媒体的傲慢与敌视的前提下压到了81的低分,从评分上看今年足足有超过百部游戏比《黑神话》更佳,按照常理来说,这是一个完全不可能获得提名的成绩——哪怕这个成绩中混杂了各种污蔑和抹黑。

  《黑神话:悟空》MC媒体评分目前排在今年所有游戏的127位,而其他的对手包揽今年媒体评分1-4位和第9位

  那么《黑神话》为何能在如此不利的前提下,还是让众多国内外玩家心存希望,坚定地认为其可以获得提名甚至能获奖呢?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