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1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976年,连队新建营房,时任班长的我,因私自给老乡拉了两车砖,被连队处分,错失提干机会,不过我却因祸得福,娶了老乡女儿。
1972年,我高中毕业后,到生产队参加劳动,开始挣工分养家,作为村里唯一一个高中生,我心里实在不甘心当一辈子农民,这年征兵开始后,我和堂哥一起报名名,打算去部队当兵。
堂哥虽然比我壮实,个子也比我高,可是堂哥初检就被淘汰了,原因是堂哥是罗圈腿,我们公社报名参军的一共有一百五十多人,初检就有三十多人没通过,剩下的一百二十多人,竞争二十五个入伍名额。
复检是在县医院,比初检更严格,复检又有很多人没有通过,接下来的政审又淘汰了五人,最后剩下的人,择优录取,我很幸运,最终拿到了入伍通知书。
11月中旬,我和全县一百三十五名新兵,坐上了闷罐火车一路向北,三天之后,我们来到了部队,开始了我的军旅生涯。
我还没有来得及适应部队的生活,新兵训练就开始了,我每天训练很刻苦,因为我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新兵训练期间,我多次被班长点名表扬,这也让我更加对自己有信心,新兵下连时,我被分到了汽车连,当了一名汽车兵。
分到了自己想去的连队,我心里很激动,下连队后,我表现十分积极,连队有活动我都会积极参加,我凭借着过硬的军事素质和灵活的头脑,很快在连队崭露头角,成了连队业务骨干。
入伍第二年,我被提拔担任了副班长,开始外出执行运输任务,不仅多次获得嘉奖,还荣立了一次三等功。
有一次我执行完任务,返回途中,汽车抛锚了,我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没有经验,当时也没有任何救援,我只能靠自己,于是我尝试自己修车,倒腾了两个小时,我终于把车修好了。
就当我打算上车离开时,一位老乡叫住了我,他给我端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老乡说,他就住在附近,看我一直忙着修车,肯定没有吃饭,家里刚好做了面条 ,就给我端了一碗,怕我吃不饱,老乡还给了我拿了两个饼子。
我心里一阵感动,吃完面条,我本想给老乡付钱,可是一摸口袋,发现自己没带钱,我告诉老乡,我下次路过的时候,送他一袋粮食。
因为修车耽误了时间,我回到连队已经是晚上,我把在路上发生的事情,如实告诉了班长,班长叮嘱我,一定不能让老乡吃亏,让我下次记得补偿老乡。
一个月后,我趁着执行任务的机会,给老乡送了一袋粮食,老乡非常热情,留我在家里吃了饭,我这才知道,老乡名叫宋俊武,妻子早在几年前就因病去世了,和女儿宋爱萍相依为命。
宋爱萍和我同岁,只读了小学,宋爱萍给我第一印象很好,她性格开朗,很有礼貌,吃完饭,我也没敢逗留,就匆匆离开了,之后只要有机会,我都会去看望宋叔叔,给他家经常送生活用品。
1976年,连队要盖营房,我负责拉砖,当时宋叔叔家也准备盖新房,之前的老房子,年久失修,被大雪压塌了,我没有经过连队批准,私自给宋叔叔家拉了两车砖,营房盖好后,对账的时候,发现多了两车砖钱,我主动找到连长交代了实情,其实,我当时想自己掏钱补上,但是钱不够,我想攒几个月津贴后补上,结果就被发现了。
虽然我帮助老乡是好事,但是却给连队造成了损失,事后我挨了处分,写了检查,当时连队正好在考察提干人选,我在关键时刻犯了错,因此错失了提干机会,但是我却没有后悔过,因为宋叔叔最后把女儿许配给了我。
我和宋爱萍结婚后,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虽然我没有提干,但是我转成了志愿兵,1985年,我退伍回到了老家,分到乡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