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安徽蚌埠:多链协同打造千亿级中国传感谷

时间:2025-04-08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把一项项原创性技术变成一个个高端產业,再打造一个目标超千亿的產业集群,需要多久?在蚌埠,依托北方微电子研究院核心技术打造的中国传感谷,歷经三年多的时间,已经集聚了23家领军企业、200余家智能传感產业相关企业,成為安徽人工智能產业“三谷”之一,成功入选全国十大高质量传感器发展园区。

  这些年,无论是“嫦娥”奔月、“神舟”飞天、“天宫”遨游,还是安徽大力发展的新能源汽车首位產业,抑或是近期大火的人形机器人,处处都有蚌埠智能传感器的身影,中国传感谷的產业影响力已经遍布各行业,成為发展新质生產力的重要支撑。

  当前,蚌埠正以中国传感谷為核心载体,通过推进创新链、產业链、资金链“多链协同”,加速构建智能传感器產业生态,奋力推动中国传感谷朝着千亿级產业集群目标不断迈进。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蚌埠市就已经是中国三大传感器研发制造基地之一。作為蚌埠市发展智能传感器產业所依托的龙头企业,安徽北方微电子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不仅拥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6/8英寸体硅MEMS微系统工艺平台,还自主研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4套工艺技术体系,系统解决了MEMS制造领域技术短板,先后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200余项、发明专利400余件,是国内中高端MEMS技术与產品的头部企业。

  强劲的科创能力,让蚌埠打造中国传感谷具有先天优势。蚌埠“一个科研院所带动一个產业发展、一个驻蚌高校共建一个產业园区、每个企业拥有一个核心技术支撑”的发展思路,则让这种技术优势成功转化成了產业优势,為打造中国传感谷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蚌埠市委市政府把智能传感器產业集群作為全市重点打造的六大產业集群之一,充分发挥安徽北方微电子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等大院大所和龙头企业作用,聚力打造自主可控芯体最多、传感器种类最全、產值超千亿的產业集群,蚌埠成為了全省唯一、全国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集成电路及MEMS晶圆生產线的城市。

  在蚌埠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和安徽北方微电子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全力攻坚下,“长三角MEMS与传感器產业创新联盟”成功组建﹔“精密微纳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长三角產教融合协同中心”落户蚌埠﹔安徽省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產业创新研究院仅用一年,就完成了7项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验收,并服务了20余家用户,累计经济效益近亿元。

  科创平台同样為產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依托安徽北方微电子研究院先进技术和產业链所成立的安徽华鑫微纳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具备了8英寸MEMS智能传感器晶圆生產能力,能够向全省乃至全国的智能传感器企业提供开放式、定制化MEMS晶圆代工服务,為整个產业链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如今,安徽北方微电子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已与天津大学共建“脑机接口与智能交互技术联合实验室”,正合力推动高性能感知器件研发,将為中国传感谷建设进一步蓄势赋能,持续激活发展新质生產力的创新源动力。

  中国传感谷内,安徽北方华鑫智感科技有限公司正开足马力、加快生產。这家2024年3月刚成立的公司,依托微安徽北方微电子研究院的传感器芯片制造能力、平台和资源优势,建设了品种类别涵盖最全、国產芯片配套最多的传感器產品体系,与国内200多家企业有着密切合作。2024年,该公司坚持边建设边生產,2024年当年產值就达到了2亿多元,今年订单更是翻倍增长。

  无独有偶,进入中国传感谷的企业,就像安徽北方华鑫智感科技有限公司一样,保持着良好发展势头。安徽希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就跑出了从开工到投產的“加速度”,落户蚌埠后销售收入连年翻番,在新能源汽车电流传感器领域的市场佔有率超过30%,居行业第一﹔安徽芯动联科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集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研发、测试、销售為一体,於2023年成功上市,是国產高性能惯性传感器“隐形冠军”,是行业标杆企业……

  “中国传感谷内聚集了眾多传感器领域上下游企业,这裡就是智能传感器企业发展的沃土。”作為中国传感谷C区首批入驻并投產的企业,安徽海车神驭无人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去年4月投產、10月入规,企业负责人在提到為何选择蚌埠时,直言这裡的產业生态对企业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在中国传感谷,蚌埠市与北方微电子研究院合作共建了传感谷公共服务平台及示范线项目,建设了力传感器工艺线、温湿声类传感器工艺线、高温共烧陶瓷工艺线及传感器检验试验平台等9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满足各种类型的智能传感器发展需求。同时,蚌埠经开区採用了“1+53”厂房用地过渡发展模式,将传感谷1平方公裡与蚌埠经开区临港產业园53平方公裡联动发展,传感谷所有定制厂房、标准化厂房均由政府代建,入驻企业可自主选择租赁和先租后购,以适应初创型及成熟型企业分类发展。这些良好的配套服务和发展环境,让企业纷至沓来。

  如今,中国传感谷已经形成了“一谷三园多点”的总体布局。其中,“三园”即MEMS核心器件產业园、科技孵化园、中央创新產业园,总佔地面积2100余亩﹔“多点”即各县区结合实际联动发展智能传感上下游產业,形成全市统筹、县区联动、协同发力的首位產业强劲发展态势。在这样的总体布局下,各类资源得到有效整合,產业链上下游相互衔接,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传感器產业生态圈。目前,中国传感谷内已经集聚23家领军企业、200余家智能传感產业相关企业,覆盖了从晶圆制造到终端应用的全產业链,经济规模总量超百亿元。

  近日,安徽省人社厅发布《关於同意中国(蚌埠)传感谷留学人员创业园设立安徽省留学人员创业园的通知》,批准中国(蚌埠)传感谷园区设立為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这一认定标志着该园区在推动智能传感產业集聚、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方面迈入全新阶段,為蚌埠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打造智能传感器產业集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创新链、產业链、供应链、人才链、资金链等多链协同,才能有效支撑起中国传感谷的建设和发展。近年来,蚌埠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立足自身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围绕智能传感器產业集群发展,先后出台了《蚌埠市加快智能传感器產业发展扶持政策》等一系列支持文件和措施,从资金、人才、配套等各方面给予智能传感器產业真金白银的保障。

  特别是在產业投资基金方面,蚌埠市分别组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產业发展基金、蚌埠北方微鑫创业投资基金、深赛(蚌埠)智能传感器前沿投资基金等总规模超70亿元的智能传感產业投资基金,為中国传感谷集聚智能传感器研发制造企业提供全方位资金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中国传感谷所在地,蚌埠市已连续举办六届中国(蚌埠)MEMS智能传感器產业发展大会,通过大会吸引大批传感器领域院士、专家和企业家来到蚌埠,每年均有数十个项目在会上签约。去年大会期间,省科技厅还联合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支持中国传感谷发展若干政策》,通过支持加大投入、创新发展、人才引育等5个方面的14条举措,全力助推中国传感谷建设。

  完备的要素保障支撑產业高质量发展,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满意度持续提升。在中国传感谷,“蚌埠发布•新媒问政”、12345政务服务热线、“96388”营商环境监督专线等多个平台,為全市民营企业提供了随时随地反映问题的有效途径。这些全周期服务和全要素保障,让企业家在蚌埠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发展舒心。

  在一系列有力举措下,蚌埠市智能传感器產业链韧性和集聚效应显着增强,一个自主可控芯体最多、种类最全、產值超千亿的智能传感產业集群正加速崛起,蚌埠立足中国传感谷打造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智能传感產业集群新高地的步伐正不断加快。(顾楷 陈鑫)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