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8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我们与江南大学产学研合作并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推动阿洛酮糖、低聚异麦芽糖等产品专利技术产业化运用,2023年专利转化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山东百龙创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说。
专利成果转化运用是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山东省坚持提升专利质量和加强政策激励双向发力,切实打通关键堵点、优化市场服务、培育良好生态,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和转化动力,加快推动全省专利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今年前三季度,专利转让48786次、专利许可4152次,同比分别增长6.3%、174%,全省创新主体专利转化运用日益活跃。”山东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相关负责同志介绍。
2024年5月,《山东省落实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印发,聚焦专利产业化,确定了工作目标、12项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省市场监管局等多部门相继出台高校和科研院所存量专利盘活、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等政策措施,构建起全省支撑专利转化运用的政策保障体系。
打通关键堵点,激发内生动力,推动高校院所专利技术从“书架”走向“货架”。山东组织全省170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对存量专利、增量专利进行梳理盘点,全面摸清可转化专利“家底”,累计盘点专利7.08万件。组织2.3万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利用高校院所系统开展专利盘活。
“我们成立了‘威海市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威海市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深化与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岛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烟台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威海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针对产业或企业个性需求组织举办“政校企”专利技术转移转化研讨会、转让对接洽谈会、路演对接等活动10余场次,促成2000多件高价值专利技术在威海落地生根。
此外,山东积极发挥各级各类知识产权服务网点作用,广泛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省市场监管局围绕服务重点产业强链,实施省级专利导航项目86项,开展“助企攀登专利审查员齐鲁行”行动,解决企业专利需求470多项;省市场监管局、山东金融监管局、山东证监局等部门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发展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融资规模30.06亿元、助力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知识产权重在转化运用。下一步,我们将发力供应端、强化服务端、瞄准需求端,持续做优专利增量,加强服务支撑,坚持产业化导向,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加快推动全省专利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支撑。”山东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