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一对产研融合的新型“邻居”:重研院与华润微电子携手推动半导体技术革命

时间:2025-03-28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2024年12月19日,在重庆微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实验室中,科研人员正在进行关键技术的试验。随着华润微电子的紧密合作,重研院正在成为集成电路产业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自2020年5月正式注册成立以来,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微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重研院)落户于西部(重庆)科学城西永微电园,该院的成立是成渝地区集成电路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标志。重研院代表了一个崭新的科技生态,结合了电子科技大学的人才和学科优势,以及西永微电园的产业基础,致力于将重庆打造成集成电路产业高地。

  重研院的发展始终围绕着“产学研融合”这一中心思想。副院长刘益安指出:“过去五年,我们着眼于产业重大需求,与本地龙头企业深度绑定,推动了多项科技成果在重庆落地。”这种紧密的合作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企业生产力,展现了产学研紧密合作的巨大优势。

  重研院与华润微电子在同一微电园区,仅相距2公里。两者的交流互动频繁,不断深化合作。2023年8月,重研院与华润微电子及其他三家企业签署了半导体产学研合作协议。这些合作不仅限于成果的交流,科研人员与学生们也得以深入企业一线,直接参与技术难题的解决。

  在功率半导体领域,重研院与华润微电子的合作愈发紧密,目前正在搭建超结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工艺平台。IGBT是电力电子与电动汽车等高压应用场景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器件。预计到2025年,重研院将完成关键性能指标的突破,并推出系列商用IGBT新产品。这不仅会提升重庆的半导体产业地位,也将使得该地区在未来的电力电子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

  除了研发技术的进展,重研院在集成电路人才的培养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至今,该院共招收了约400名研究生,其中有七成学生留在成渝地区发展,这一比例显示了重研院与当地经济的良性互动与影响力。

  在参与课程和项目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学习前沿的集成电路知识,还能通过实践课程将理论转化为应用,为成渝地区的科技创新注入了持久动力。同时,重研院与包括电科芯片、联合微电子、吉芯科技在内的多家本地企业合作,形成了良好的产学研生态。

  在智能设备和AI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重研院与华润微电子的合作模式提示我们,科技创新不仅需要技术的突破,还需要人文的关怀。科研人员和产业工人之间的紧密联系,可以为技术更新与转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如何在追求效率与实用性的同时,兼顾公平与伦理,将是我们未来前行的方向。

  随着半导体科技的蓬勃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重研院的成功经验将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模范。这一模式不仅为地域协同创造了条件,更为我国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铺平了道路。我们正在见证一个崭新的集成电路产业高地的崛起,也期待重研院与华润微电子这一对“邻居”的携手,能为中国的科技进步贡献更多力量。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