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关于狞(nínɡ)斥(chì)是个什么梗?

时间:2024-11-2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近年来,清江浦区始终坚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為群眾办实事、解难题、增福祉,用关爱“一老一小”、县中振兴、老旧小区改造等关键词答好一张张“民生答卷”,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绘就群眾幸福生活新图景。

  中午11点刚过,浦楼街道化工新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送餐志愿者就来到居民陈安家中。宫保鸡丁、西红柿炒鸡蛋、红烧鯽鱼、地三鲜、白米饭……志愿者将热腾腾的饭菜端上餐桌。“子女不在身边,在家开火不安全。社区食堂不仅菜品多、味道好,还提供送餐上门服务。”年过七旬的陈安高兴地说。

  “一顿热乎饭”既解除了儿女们的后顾之忧,又让老人们品尝到了“幸福味道”。这是清江浦区织密“养老网”,推进“互联网+养老”、医养融合居家上门服务和全面智慧康养模式,多元化解决居民养老问题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清江浦区积极构建以“居家為基础、社区為依托、机构為补充、医养相融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全区114个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实现全覆盖,就近為辖区老人提供助餐送餐、文化娱乐、医疗康养等“一站式”专业养老服务,让老人乐享幸福晚年。如今,饭点去社区食堂品尝美味实惠的一日两餐﹔闲时去活动中心打打牌、跳跳舞﹔不舒服时就近进行康復理疗,或者请家庭医生上门服务……这些让老年人“养老”变“享老”的温暖图景正在清江浦区成為现实。

  “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今年暑假期间,為解决未成年人假期看护难问题,该区爱心暑托班、未成年人暑期系列公益课堂如期开班,大学生志愿者集中為学生辅导作业,开设安全教育、非遗传承、科学探索、社会实践等课程,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

  為加强对儿童的关爱保护,该区实现镇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全覆盖,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闭环机制,引入专业的社会组织提供心理健康、安全法治教育等服务,為广大未成年人营造了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当前,结合“温暖民政”“温馨物业”品牌建设,该区正稳步推进医养融合、医育结合扩面提质,完成第二批养老机构达标建设任务,加大对特殊困难儿童扶持保障力度,切实托稳“一老一小”的幸福。

  今年9月,在清河新区旺旺路南侧,淮阴师院附小教育集团新区实验学校迎来首批500余名小学一、二年级学生。

  “当时买房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教育问题,没想到这麼快就能在‘家门口’上学了。”家住清隆家园小区的徐莉莉送女儿入学时顺便参观了校园。参观完校园后,她开心地说:“学校师资和设施都很好,我们很放心。”

  居民能够在“家门口”上好学校,是清江浦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真实写照。近年来,清江浦区以县中振兴為引领,抓好优秀生源地建设,深入实施“三名”工程﹔成立淮安市清河开明中学、淮安市人民小学等6个紧密型教育集团,新建、改扩建新区实验学校等6所中小学、清河幼儿园华江路园区等7所幼儿园,推动市直优质学校与区属薄弱学校托管共建、协同共进,全区各阶段教育得到了优质均衡发展,面貌焕然一新。

  “高考新课标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清江浦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围绕县中振兴制定实施“振兴普通高中”年度计划,推进清河中学、清浦中学创建省内有影响的高品质示范特色高中﹔健全质量评价监测体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近两年全国五大学科类竞赛获奖学生达300人,全区高考成绩稳步提高。

  没有优秀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县域高中。针对这个难题,该区积极推进校际管理、教育、科研紧密融合,组建区级高中教研共同体,设立教师编制“周转池”,推动区域教研一体化发展。近两年,该区通过“名校优生”招聘32名高中教师,形成全区教学发展合力。今年3月,该区与江苏省淮阴中学签订合作推进县中振兴协议,通过资源共享、活动互联、队伍共建,擦亮“学在清江浦”名片。

  楼房外立面穿上崭新的“外套”、电动自行车有了遮风挡雨的“港湾”、小区道路“敷”上平坦的沥青“面膜”……近日,笔者在化工新村、前进小区等多个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发现,居民们告别了忧心闹心的“旧时光”,纷纷為幸福宜居的“新生活”点赞。

  老旧小区改造改什麼、怎麼改,居民最清楚。清江浦区坚持“共同缔造”理念,将“谋划好、设计好、统筹好、回应好”理念融入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开出老旧小区改造“菜单”,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实现群眾“下单点菜”、政府“按需做菜”。

  2021年以来,清江浦区瞄准小区“水畅、路通、空间顺”等核心功能,自上而下、由内而外逐步解决屋面漏雨、墙面渗水等群眾急难愁盼问题,累计翻修房屋15.5万平方米、新建活动场地超1.02万平方米、新增机动车停车位4100余个,群眾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着提升。

  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拆迁安置工作同样时刻牵动着群眾的心。日前,走进该区设立的淮安国际博览中心、运河上城二期等4个“房源超市”,手持房票的市民穿梭在关城花苑、运河上城一期、水润华庭等51家楼盘7660余套房源展位间,详细询问楼盘的户型、面积、售价、周边配套、交房时间等信息,寻找心仪的房源。

  “房票安置是货币补偿安置和產权调换安置以外的一种创新安置方式,征迁群眾可以手持房票自由选购安置房、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清江浦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房票安置政策实施以来,全区不再新建安置小区、不再新增过渡安置费,实现了现房、跨区域安置,有效打破城乡界限,提高了安置效率,让广大购房者真正圆了高品质、有实惠、个性化的“安居梦”。

  近年来,清江浦区在全市率先推出《房票安置政策实施细则》,探索“房票安置+以旧换新”新模式,累计开出房票4380余张、总面额超20亿元,消化存量商品房3220余套,每年节省过渡安置费超1亿元,取得了群眾得实惠、房企去库存、政府减负担“一举三得”的效果,相关经验做法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并要求在全省推广。(沉成耀)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