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2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央广网天津4月27日消息(记者韩雨晨 实习记者何冰玉)4月25日至26日,作为第85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同期活动之一的“AI赋能基础教育教学变革学术交流大会暨第五届教育装备学术大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及五个分会场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大会以“AI赋能基础教育教学变革”为主题,紧扣《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智能化教育创新”的战略目标,吸引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装备工作者、中小学教师、行业从业人员等700余名代表参与,共探人工智能技术与基础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
会上,“拥抱变化,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成为嘉宾发言的关键主题。教育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专家组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熊璋聚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战略性、科学性、操作性,提出了优化青少年学习与创新新生态的路径策略。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围绕大模型如何赋能课堂教研提新质,深度解读“互联网+”时代的课堂教学之为。科大讯飞副总裁周佳峰分享了依托星火大模型在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并正式发布新一代智慧课堂解决方案,通过全面升级的“星火教师助手”“AI黑板”和“AI学伴”,构建起“教师-AI-学生”三元互动的新型教育生态,打造人机共育的教育未来。
共识引领凸显“天津智慧”,是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朱俊英宣读了《AI赋能基础教育教学变革暨第五届教育装备学术大会天津共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基础教育的深度融合。此项共识凝聚着天津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理念革新、教学模式重塑、评价体系重构等方面的探索实践,也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天津方案”。
据了解,天津市教委紧密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强市建设目标,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实施意见》,着力构建系统化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做好常态化教学实施,深度开发普适化教学资源,大力建设泛在化教学环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展示活动,积极探索AI赋能教育的创新实践。4月26日上午,南开中学、耀华中学、实验中学、第四十二中学、实验小学五个平行分会场同步进行精品课例展示,涵盖小学科学、初中语文、初中数学、高中英语和高中生物5个学科、10节课例,从小学科学的沉浸式实验到高中英语的AI任务链教学,AI技术正以“数智融合”为核心推动教育变革,精准回应新课改“核心素养导向、因材施教、跨学科实践”的要求,为参会者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实践。
全面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天津基础教育以创新实践书写了新时代的教育答卷,为全国提供了“精准化、个性化”教学的示范样本。未来,随着AI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教育生态将持续优化,为培养新时代人才注入强大动力。
日前,作为第85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同期活动之一的“AI赋能基础教育教学变革学术交流大会暨第五届教育装备学术大会”成功举办。